年份 |
课题类型 |
课题名称 |
课题经费 |
实验室主持人员名单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动力-腐蚀耦合作用下纳米水泥土应力应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|
60 |
陈青生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干热岩水力压裂-热冲击耦合机理及压裂效果评估 |
61 |
张帆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基于优先流控制的绿色屋顶植物-人工基质结构优化研究 |
22 |
刘瑞芬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黑暗条件下黄铁矿选择性消减拟柱胞藻毒素的机理研究 |
23.5 |
汪淑廉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基于机械力-化学干预的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制备纳米晶种及其应用基础 |
24 |
苏英 |
2019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三峡库区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境调查研究 |
44.96 |
常锋毅 |
2019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租户老龄化背景下的公租房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及保障路径研究 |
10 |
李进涛 |
2018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实施湖北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研究 |
10 |
熊文 |
2018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废旧轮胎及建筑垃圾填料岩土工程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|
100 |
肖衡林 |
2018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电热法融雪化冰的道路与桥梁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装备研发 |
200 |
肖衡林 |
2018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|
100 |
赵以军 |
2018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温度和干旱对生物结皮中2优势藻种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机制 |
24 |
葛红梅 |
2018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大型水库分异作用对潜流带水体交换模式及氮迁出的影响 |
61 |
杨正健 |
2018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高铁酸盐协同ATP/MCPA混凝-氧化RO浓缩液过程及机理研究 |
21 |
张会琴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碱渣固化污泥材料用作填埋场临时覆盖层的性能研究 |
56 |
何俊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水体分层-掺混-混合状态判定及其对藻类垂向分布的影响 |
23 |
马骏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干湿循环条件下重载铁路路基动力损伤评价与演化机理 |
23 |
胡智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滨水街区空间形态与江河风渗透之“量”“效”关联性研究——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|
10 |
李雪松 |
2017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基于边坡渐进破坏的矿山高效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
100 |
卢应发 |
2017 |
省自然科学基金 |
三峡水库支流水华应急调度方法研究 |
3 |
马骏 |
2017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废旧轮胎加筋减载方法及工作机理研究 |
4 |
马强 |
2017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固体废弃物湿磨制备低碳建材关键技术与示范 |
100 |
曾三海 |
2017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广东省石灰岩山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净化膜技术研究与示范 |
39.84 |
万端极 |
2017 |
其他国家项目 |
面向水质保障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|
200 |
刘德富 |
2014 |
国家973计划 |
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研究 |
90 |
刘德富 |
2016 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|
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机理与综合调控技术研究 |
310 |
赵以军 |
2017 |
国家水专项课题 |
面向水质保障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|
200 |
刘德富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碱渣固化污泥材料用作填埋场临时覆盖层的性能研究 |
56 |
何 俊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水体分层-掺混-混合状态判定及其对藻类垂向分布的影响 |
23 |
马 骏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干湿循环条件下重载铁路路基动力损伤评价与演化机理 |
23 |
胡 智 |
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滨水街区空间形态与江河风渗透之“量”“效”关联性研究——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|
10 |
李雪松 |
2016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国际河流水电梯级开发对出境通量的影响及其调控研究 |
325 |
刘德富 |
2016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天然产物生物制造 |
350 |
汤亚杰 |
2016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植物钙化响应水体氮磷升高的生理机制与生态意义 |
61 |
王和云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水库调度下生境扰动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|
22 |
杨正健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河岸土壤生物工程适宜植物及固坡机理动态研究 |
20 |
刘 瑛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陆源有机碳对鲫鱼食物的贡献及其碳流途径 |
20 |
高 健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浮游病毒对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生消的影响 |
63 |
廖明军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灌注桩完整性实时检测机理 |
61 |
肖衡林 |
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高效吸滞PM2.5的园林树种筛选及滞尘机理研究 |
20 |
王 琴 |
2014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花柱二型水生植物莕菜的适应性遗传进化研究 |
24 |
岳晓丽 |
2016 |
其他国家项目 |
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及恢复技术 |
315 |
肖衡林 |
2016 |
其他国家项目 |
面向江河湖库生态安全的水库群调度技术 |
40 |
|
2014 |
其他国家项目 |
优良特色藻种的筛选和评价体系研究 |
58 |
卢 凡 |
2014 |
其他国家项目 |
库区支流水华控制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及示范 |
256 |
刘德富 |
2014 |
其他国家项目 |
河道型水库水华机理及防控技术合作研究 |
132 |
刘德富 |
2016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|
20 |
肖衡林 |
2015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广东省中小河流岸坡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 |
74.12 |
刘 瑛 |
2015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基于中度扰动理论的水华生消及藻种演替机制 |
2 |
杨正健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耐碱性富油微藻——集球藻的光能利用及油脂积累的研究 |
3 |
吴红艳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三峡库区支流水华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|
45 |
赵以军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湖北省武汉市鲁湖健康评估报告编制 |
19 |
杨正健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湖北省生态水文监测工作作业指导书编制 |
14 |
廖明军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湖北省武汉市鲁湖生态调查及监测技术服务 |
16 |
高 健 |
2014 |
其他省部级项目 |
城市水体藻类水华控制的微生物应用技术 |
30 |
赵以军 |
2016 |
省自然科学基金 |
光强和温度对水华微囊藻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 |
3 |
葛红梅 |
2016 |
省自然科学基金 |
铁氧化物矿物对拟柱胞藻毒素的选择性脱毒机理研究 |
5 |
汪淑廉 |
2015 |
省自然科学基金 |
基于微观角度的生态护坡材料持水特性研究 |
3 |
陶高粱 |
2014 |
省自然科学基金 |
湖泊沉积物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物过程研究 |
6 |
廖明军 |